2016-07-03 旅人 為什么中國人會讓孩子在「毒操場」上活動?”,這個問題,恐怕日本人想破腦袋也無法日本大部分中小學校都有操場,面積一般不大,而且基本沒有塑膠跑道運動場。
日本人眼中的中小學操場,一般都是鋪上細砂的泥土地,然后用石灰粉畫出白線,通常也被稱為,校庭。
這些特制的沙土松軟而富有彈性,并非那種工業用臟沙,而且還會定期更換這些沙。
由于操場的地面材質,就算是下雨之后,雨水也能快速地滲到地下。而因為泥土和細砂的緩沖性,學生即使在運動時摔倒,也不會有太嚴重的傷害。
日本學校很少采用塑膠操場的一個重要原因,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有關:讓孩子盡量,回歸自然、保持天性 才是最重要的。
曾有教育考察團向日本校方提問:如果有經費,日本的學校是不是會要塑膠跑道?得到的回答竟然是:絕不考慮。
考察團又問,難道不怕塵土飛揚嗎?日本學校表示,“風飛吹沙也是有,但這不是問題,學校打掃、擦窗是學生理所當然的分內工作。
其實從1950-1960年代起,日本學校就開始采用沙質操場。
操場不會設置固定的看臺,大多只是可以隨時移動的簡易臺座。
運動會前劃上田徑跑道,可以靈活規畫運用,老師全程參與,學生也可以充分參與劃線工作及場地布置。
小學生在田徑賽中恣意奔馳。田徑賽完涂掉地上石灰線,又是一塊多用途的運動空間。
操場周圍的看臺在日本人眼里完全沒有必要,開運動會時臨時設置的帳篷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
日本學校操場通常設有照明燈柱,這在高緯度、冬天日照時間短暫的日本是非常重要的設施。
菜場周圍通常都設有非常高的鐵絲網,主要是防止學生打棒球時,把球打到外面民宅。
這幾乎是日本各地學校運動場的必要設施,花錢不多卻十分實際。
中間的孩子們在踢足球,左上方的孩子在練棒球,田徑比賽所畫跑道線仍清晰可見。
小朋友在棒球場內開心的打棒球,遠方還矗立著足球門。
打完棒球后設置好網球擋網,操場馬上又能變成網球場地。
日本GDP不低,但是教育預算來源于稅金。教育部門會優先把錢用于建設必須設施,以及修理補強一些比較急迫性設施,特別是防災及環境安全方面。
同時,民眾也不允許公立教育機關用金做這種奢侈的投資。所以,選擇泥土沙地操場。其實是努力避免學生在運動時受傷前提下,利用有限資金所做的最佳規劃。